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站在“十四五”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交汇点,如何点燃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答案,在鲜红的党旗上,在跃动的产业链里。

今年,名为“轨行千里,链通四方”产业链党建品牌的“红色地铁列车”正式上线。
福州地铁集团党委按照市委深入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工作部署,围绕市国资委“党旗扬·国企强”党建品牌工作要求,深化具有福州地铁特色的“1435”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打造“轨行千里,链通四方”产业链党建品牌,组建福州轨道交通产业链党建联建平台,发挥在要素集聚、服务集成方面的作用,把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为福州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组织联建 壮大链上朋友圈
轨道交通产业链条长、门类繁多,呈现出跨区域、覆盖广、主体多、协调难度大的特点,如何在“链”上建强组织?
透过一场会,可以看出破题之法——8月28日,福州轨道交通产业链党建协同发展会议在福州地铁集团举办,近60家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企业齐聚一堂,一项项合作签约落地,预计2025年产业链合作项目产值可实现超百亿元。
“一链通,万企兴。党建引领产业链建设方能凝聚产业发展最大合力、激发最强动能。”福州地铁集团相关领导表示。
循着“党旗扬、国企强”的嘹亮号角,今年,福州地铁以集团党委为“车头”,紧扣福州轨道交通产业链图谱,打造“轨行千里,链通四方”产业链党建品牌。一条“红色地铁列车”缓缓驶来,搭载着8所高校院所,17家金融机构、产业协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169家企业、103个党组织、2000余名党员,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聚焦企业发展难点、痛点,福州地铁产业链党建建立并完善“1+5+ N”协同运行机制。即集团党委牵头抓总;建立起组织联建、项目联推、服务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用“五联”工作机制;制定问题、任务、项目“三张清单”,通过落实产业链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信息互通共享平台等“N”项举措,加强链上企业的供需对接,推动各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原本分散的产业环节高效衔接,不仅实现链上资源高效配置、共享共通,更通过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构建起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集结力量 深耕主业效能跃升
立足“建设、运营和经营”三大主业,轨道交通“党建链”的红色力量,正催生出蓬勃的发展动能。
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线路建设又好又快——
滨海快线机场站地下盾构遇到瓶颈怎么办?地铁和施工单位组建党员先锋队,连续三个春节驻守一线不破难题不罢休;锚定地铁4号线后通段、滨海快线2025年开通运营目标,福州地铁建设公司党支部协同链上参建单位党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9支,串联多方力量,攻坚克难。7月28日,4号线后通段已开启空载试运行;滨海快线于9月29日开通初期运营。
从“单一服务”转向“多元经营”,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不出地铁就能吃吃喝喝、逛街购物,太方便了!”日前,福州地铁商业新空间“南门厝边”亮相,刷屏年轻人的朋友圈。
为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今年以来,地铁集团与链上企业创新打造“榕铁生活圈”,推出“地铁+观影”、快递、上门洗衣等22项惠民权益,打造地铁通勤服务场景,站内便民用房招商完成率95%,涵盖便民餐饮、商超、行李寄存等业态,让地铁便民空间成为链上党群服务的前沿阵地。
对内,福州地铁不断优化服务,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福州地铁运营分公司运维中心党总支部与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福建分公司党支部深化合作,创新构建“党建+技术攻关”模式,双方以罗俊赟技能大师工作室、岗位能手实训工作室等为载体,推动党员技术骨干互学互促,将共建合作融入业务实践。
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面开花”,合作共建激活发展动能——
福州地铁实业公司党支部探索“央地合作,政企协同”党建联建模式。在闽清,福州地铁实业公司与中建海峡合资,成立中建海峡轨道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并与闽清县政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建筑业研发平台,联合县内建筑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推动轨道交通、绿色建材与智能建造等技术融合创新。
在福州高新区,福州地铁实业公司与北京城建智控合资成立了福建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获评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如今,总投资额近5000万元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已在省信创产业园投产,为福州地铁全产业链装备升级与绿色转型提供硬核支撑。
把中医院“健康驿站”、“好年华聚福州”主题招聘会开进地铁站;国安保密教育基地、公益主题车站等一系列特色空间相继亮相……福州地铁传媒公司党支部与市中医院、中国移动等多家共建单位合作,利用地铁特色宣传阵地,以资源互补实现互利共赢,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到更丰富的公共服务与城市温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提升。

协同创新 助推产业攀高向新
多维发展,壮大轨道交通产业链。福州地铁还发布了《福州轨道交通产业链党建联建平台任务清单》,各链上代表单位集体签约,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从运营管理到新兴产业发展……党建聚链形成强大合力,共同绘就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福州地铁积极引入优质战略合作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能级提升。福州地铁维保有限公司与央企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在福州合资设立了福州唐车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有限公司,目前已实现签约订单超2.96亿元,初步具备了轨道交通车辆本地化维修维保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城轨车辆维保业务奠定了基础。“作为链上企业,我们有信心将福州唐车公司打造成国内轨道交通智慧运维领域的标杆企业。”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城市基础设施事业部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王克强表示。
这是党建链上企业强强联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州地铁集团围绕产业链延伸与生态圈构建,积极“牵手”西门子、广州地铁等行业头部企业,推动企业来榕投资,开展能源管控、信号系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在服务福州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创效增收。
在技术输出、拓展业务版图方面,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与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轨道交通设计院等单位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输出、咨询等业务合作,与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试点,共建“跨区域技术共享平台”,推动数字化设计降本提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在与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上,福州地铁与同济大学、福州大学等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工程建设、智能建造等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形成的科研成果有效指导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面对“低空热”,链上企业也有想法:福州地铁集团与联通(福建)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签订低空经济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低空经济与轨道交通的协同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红色地铁列车”加速释放磁吸效应,优质项目合作纷至沓来。截至9月,福州地铁累计开展对外投资(招商引资)项目25个,参与投资项目(合资)12个,与杭州、宁波、青岛、苏州等8地的地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立足新发展阶段,福州轨道交通产业链党建将继续以链聚能、以创促兴,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新领域布局,奋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高地,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征程中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