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发出指令后,无人机自行出舱、巡航、返航。“圣·宝莲灯”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于日前落地晋安湖公园,带来了这一生动的低空数字应用场景。据悉,这是数字“宝莲灯”在全市公园管理领域的首次应用。19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探访。
走进晋安湖公园,距离公园大门不远处的草坪上,一根约2米高的白色立柱上,有一朵含苞待放的洁白“莲花”。这个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设施,便是“圣·宝莲灯”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那么,它究竟有何本领?
开发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在系统平台下达指令,立柱上的“莲花”缓缓绽放,“花瓣”打开后,“花蕊”处一个黑色圆圈缓缓升起。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宝莲灯”其实是一座全自动化的迷你机场,黑色圆圈便是无人机的升降平台。
记者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下达巡检作业指令后,航线自动生成,无人机腾空而起,完成自主出舱。
无人机起飞过程大有玄机。“接到指令后,无人机会在‘宝莲灯’里完成主体、电池、吊舱的拼装。一切准备就绪后,无人机自动起飞执行任务。”工作人员介绍,“宝莲灯”全自动机场内共有4块电池,单块电池可支持无人机飞行47分钟,换电过程仅需52秒。
据介绍,收到任务指令后,无人机25秒内就能起飞,它搭载有四目鱼眼相机和全向避障感知系统,可自主调整飞行航向和高度,并自动避障,7级风力和小雨天气下,也能坚守在空中岗位。无人机巡检画面实时回传,任务结束后还能自动生成任务报告,为公园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算法和定位系统,无人机可自动返航,自主完成降落、卸电等作业,全程无人员操控。
目前,数字“宝莲灯”已应用于智慧城市、林业、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智慧文旅等多个领域。在晋安湖公园“落户”后,数字“宝莲灯”的本领让公园管理单位充满期待。
晋安湖是城区库容面积最大的生态湖,这对公园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水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水域巡查上,‘宝莲灯’可以发挥大作用。目前,公园的水域巡查主要靠人工,费时费力;今后,设定水域巡查航线后,无人机就能自主巡查,通过实时画面及任务报告的形式汇报水域巡查情况,遇到系统设定的不文明行为时,还能及时喊话提醒,提高公园管理效率。”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数字“宝莲灯”在公园文旅宣传方面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在公园植物盛花期或举办龙舟赛时,无人机可拍摄视频素材,为拍摄文旅宣传片出力。
晋安湖公园运营管理单位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公园管理方将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与开发企业一同完善数字“宝莲灯”在晋安湖公园管理方面的“任务单”,助力公园智慧管理更上一层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