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错了地方的“垃圾” 如何重获新生,污水处理的“副产品”如何助力城市发展?海峡环保集团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在废物无害化、资源化方面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生态之路,把处理后尾水和困扰生产多年的污泥“副产品”,打造成资源再生的生动案例。
给公交车“洗澡”:再生水“跨界”上岗
绿树掩映的琴亭湖畔,坐落着全市处理标准最高的浮村污水处理厂。从今年5月开始,浮村厂多了一个任务,每天可以向马路对面的罗汉山公交场站提供150吨处理后的再生水,作为公交车清洗之用。这也是福州市首个再生水洗车项目。
市民可以在场站内看到,公交车鱼贯驶入配备全自动往复式洗车设备的洗车位。洗车位启动运转,只要3分钟后,公交车就“洗好澡”可以重新上路了。据介绍,传统公交车辆清洗采用自来水,用水量大且属于特种行业用水,费用高昂。使用再生水后,成本大大降低。按照日清洗最大车流量330辆计算,该项目一年可节约自来水约2.5万吨。除了洗车,该项目还设计了可供园林浇灌、道路浇洒等城市杂用的再生水取水口,最大日取水流量为50吨,如果满负荷运行,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1.8万吨。
内河补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再生水的“回哺”之路
漫步在全省处理规模最大的洋里污水处理厂,碧波荡漾的洋里溪穿厂而过,汇入光明港,再奔向母亲河——闽江。鲜为人知的是,这条时常可见水鸟栖息的溪水,每天都接收了洋里厂1.5万吨的生态补水,才能有今天的水畅河清。据海峡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在福州市区,集团所属的洋里、祥坂、浮村三座污水处理厂,都开展了尾水再生利用工作,除用于场内设备冲洗、除臭系统喷淋、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之外,它们还分别向就近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行生态补水。